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3|回复: 8
收起左侧

《历史上的今天》十二月二十八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8 02: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29年12月28日

  红军召开古田会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古田会议会址,福建上杭县古田曙光小学

  1929年12月28日至30日,中共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简称《古田会议决议》)。

  决议共分9个部分,着重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树立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强调红军不但要打仗,而且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项任务;并且要在军内外建立正确关系,对敌军采取正确政策等。会议决定取消红四军军委,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林彪、谭震林等11人为前委正式委员,毛泽东任书记。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2: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4年12月28日

  上海港跃入世界十大港行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繁忙的上海港

  1984年12月28日下午,当黄浦江畔海关大楼钟声敲响第五下时,上海港当年的吞吐量已达到1000149 26吨。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1984年吞吐量将比1983年增长10%,超过设计能力30%,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十个上海港。

  在创造一亿吨纪录的同时,上海港又瞄准了新的高度:在“七五”期间实现全港电子计算机管理,到20世纪末吞吐量再翻一番!

  28日,交通部给上海港务局发来了贺电。

  上海港从1843年开埠以来,1984年首次突破年吞吐量亿吨大关,从而跃入世界上10个亿吨大港的行列,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六五”计划规定指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2: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95年12月28日

  广梅汕铁路和海湾大桥通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梅汕铁路的终点--汕头火车站

  1995年12月28日,江泽民、田纪云、邹家华等出席在广东汕头举行的广海汕铁路全线通车暨汕头海湾大桥通车典礼。

  广东省政府和铁道部分别举行典礼,庆祝广梅汕铁路全线通车和汕头海湾大桥建成通车。正在广东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当地各界人士一起出席了庆典。铁路和大桥建设者中的先进标兵和先进代表为庆典剪彩。

  广梅汕铁路是广东省和铁道部合资修建的路网性铁路干线,全长480公里。1991年5月动工兴建,1995年7月20日胜利铺通,并于9月27日投入货运,比全线投入运营目标提前21个月。这条铁路的建成,结束了粤东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标志着广东省铁路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在汕头火车站通车典礼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发表讲话。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广梅汕铁路全线通车和全面投入客货运营表示热烈祝贺。

  由江泽民同志题名的海湾大桥位于汕头港东部出入口妈屿岛海域处,南接深汕高速公路,北连汕潮汾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座大跨度、现代化悬索桥,全长2500米,由广东和香港的几家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历时4年。它的建成,使深、珠、汕、厦四个经济特区和港澳的联系更为密切,是我国沿海高等级公路主骨架干线的重要纽带。

  田纪云、谢非、胡绳、钱正英等领导同志和海外知名人士李嘉诚等各界人士1500多人,出席了庆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2: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1882年12月28日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爱丁顿出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爱丁顿

  1882年12月28日,英国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爱丁顿生于英格兰肯德尔。

  1902年,爱丁顿毕业于欧文斯学院(现在的曼彻斯特大学),190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从1906年至19 13年,他担任了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台长的首席助理,这之后,又重返剑桥当上了天文学的普卢姆讲座教授。

  爱丁顿最早的工作是关于恒星运动的研究,在这以后,他又从1916年开始研究星体的内部结构,研究结果发表于他的第一部重委著作《星体的内部结构》之中。他介绍了一种以往被忽视的现象,即可能通过幅射压力对星体的平衡产生的巨大影响,热能由星球内部到外部的传播,并不象原先人们所设想的那样通过对流实现,而是由辐射实现。

  正是在这项研究工作中,爱丁顿全面地总结出了质量。发光度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发现于1924年。它指出,一星体所拥有的质量越大,就能发出越多的光。这一结论的价值在于,如果一颗恒星的固有亮度已知,就可根据此亮度确定它的质量。爱丁顿还认识到,恒星的体积有一个极限:质量能超过太阳质量10倍的星体,其数量相对而言就较少了,而任何质量超过太阳50倍的星体,由于过度的幅射压力,就不可能是稳定的。

  爱丁顿写了大量科学专著及通俗读物。他的一些著作相当流行,其中《膨胀中的宇宙》一版再版。正是由于爱丁顿的介绍,爱国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才传播到了讲英语的国家之中。爱丁顿受相对论影响极深,并为此理论提出了实验证据。他观察了1919年的全日烛并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所作的一项极为精确的出人意料的预言被成功地观察到了,这就是光线在通过恒星(即太阳)的引力场时产生的轻微弯曲。1924年,爱因斯坦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支持:应爱丁顿的请求,沃尔特-亚当斯探测并量度了天狼星的高密度白矮伴星天狼星日的谱线波长的偏移,从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恒星光线由于引力场的作用会变红。这样,爱丁顿作了许多工作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建筑在严格坚实的基础之上。在他的《相对论的数学原理》中,爱丁顿还极为精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

  多年之间,爱丁顿埋头钻研一种深奥晦涩但又极富挑战性的理论,该理论在他身后才发表在遗著《基础理论》之中。大致说来,爱丁顿的思想是:科学中的基本常量,诸如质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和电荷负载等,是“宇宙结构的自然与完全的规定”,它们的值也并非偶然的。爱丁顿曾致力于发展一个能把上述值推出来的理论。但未能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2: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92年12月28日
南京长江大桥高架桥建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92年12月28日,南京长江大桥高架桥经过10个月的建设后建成通车,比计划提前5个月。这座于当年2 月28日开工建设的中国目前最大的展翅型高架桥,全长1370米,宽11米,3车道,总投资达1亿多元。它采用当今世界先进桥梁技术,结构轻巧,线条流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2: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19年12月28日
冯国璋病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冯国璋像


  
1919年12月28日,原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因病去世。

  冯国璋,河北河间人。青年时代到保定莲池书院求学,后因贫困辍学。1884年到大沽口投淮军当兵。次年,考入北洋武备学堂。1890年毕业留堂充当教习。1896年被袁世凯任为新建陆军督操营务处帮办兼随营步兵堂监督,不久又升督操营务处总办。1903年调升北京练兵处军学司正使,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率军至湖北镇压革命,攻下汉口后,清政府封予二等男爵。1913年任江淮宜抚使,奉袁世凯之命镇压二次革命,攻陷南京,升任江苏都督。1915年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公爵。

  1916年袁世凯死,成为直系军阀首领,与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李纯联合对抗皖系,称“长江三督”。同年 10月,被选为副总统。1917年7月6日就任代理大总统。1918年10月7日被段祺瑞胁迫下台。1919年春回到河间故里。10月,抵北京,于12月28日病死于北京帽儿胡同冯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2: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12月28日
新中国第一位女电影导演王苹辞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王苹

  
1990年12月28日著名电影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女电影导演王苹于1990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74 岁。

  王苹早年在南京加入进步学生文艺团体,1934年,成为左翼戏剧联盟南京分盟里唯一的革命女性。40年代,她受党的派遣,辗转香港、桂林、重庆等地,进行抗日宣传,后留驻上海,在坚持文艺工作的同时,为新四军做秘密工作,并联系、团结了一批进步文艺工作者。

  建国后,王苹参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筹建工作,因拍摄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而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电影导演。1 957年她导演的故事片《柳堡的故事》,以细腻、动人、抒情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之后导演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中国影坛在惊险样式的影片中表现人、塑造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摄于60年代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再一次博得全国全军广大群众的喜爱。离休之后,70高龄的王苹还担任了我国第二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影片《中国革命之歌》的总导演。为表彰她献身影坛的业绩,王苹获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并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白冰、李德生以及文艺界人士500余人参加了王苹的遗体告别仪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2: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65年12月28日
科学家钱崇澍逝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65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钱崇澍先生因患重病医治无效,于1965年12月28日下午7时10分在北京逝世。钱崇澍先生是浙江省海宁县人,享年8 3岁。

  29日下午,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刘宁一,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李四光,以及韩光、张劲夫、竺可桢、吴有训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前往医院向钱崇澍先生的遗体告别。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子 +300 收起 理由
暗香疏影 + 300 好文章!特此奖励社区货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05: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西华还有谁过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4-6-3 11:19 , Processed in 0.01728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